9月27日晚抢救室夜班,像往常一样,跟小夜班老师进行了床旁交班。今天需要特别关注的是B4床的一位呼吸衰竭的老太太,她因为呼衰陷入昏迷,正在用呼吸机治疗,家属情绪十分紧张。由于老人的情况特殊,我需要和家属进行沟通,同时告知自己是负责老人治疗的夜班护士,以及夜班需要关注的护理要点,并协助翻身,更换护理垫。
突然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患者发生了急性肺水肿,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从气道喷涌而出,吸痰、吸痰、再吸痰。一次吸痰过程中,痰液喷了一身、一脸,但还是坚持把治疗做完。此时,家属的态度也缓和了许多,连声抱歉。
处理完身上的污物之后,老人的意识逐渐清醒,但同时出现了胃肠道反应,呕吐、腹泻、加上气管导管无法耐受,老人变得异常烦躁。旁边的家属耐心的安慰道:“阿姨,别闹了,咱们病好了就可以回家了。”阿姨?我有点惊讶,看样子分明是母女呀。女子看出了我的疑惑,说:“她是我的继母,来到我家已经20多年了,对我们视如己出,但她的亲生女儿对此意见很大。这次生病女儿说工作很忙回不来,打电话也不接,老人非常伤心,拖了很多天不愿意治疗。直到傍晚昏迷在家,才被老伴送到急诊科。”
听了这些话,我鼻子酸酸的,生病时亲人不在身边的那种无助感会比肉体上的不适更加折磨人。老人一直摆着手示意不治了,回家。我轻轻的握着老人的手说:“老人家,放轻松,您只是暂时的呼吸不顺畅,我见过类似您这种情况的患者,第二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孩子是因为工作原因暂时回不来,其实她也一直挂念妈妈呀。您放心,今晚我会一直守着您,我相信明天您一定会顺利拔管。”听了我的话,老人回握了我的手,也安静了许多。
后续经过对症治疗,老人病情逐渐平稳。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我把老人正上方的灯关掉,尽量让她好好休息,心里默念着一定要帮助她顺利拔管。观察病情、调整氧浓度、更改呼吸机模式,为老人能顺利脱机时刻准备着。不忙的时候,陪床的女儿和我说了很多老两口的故事,她们努力挣钱,善待家人,退休之后还在努力工作,只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早上六点,老人再次烦躁,我拉着她的手说:“听说您很有生意头脑,孩子也事业有成,您这样的家庭也太幸福了吧。天已经亮了,您再坚持一会,我觉得今天早上您一定可以顺利拔管。正好大女儿也在这,咱们请她做个见证人,您安心养病,以后好好做康复治疗,不舒服了就来医院看看,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老人点了点头,用力的握了握我的手,我知道她心里的结在慢慢解开,经过这次苦难,以后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
9月28日上午,老人成功的撤掉了呼吸机,拔掉了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工作中,我们会遇见形形色色的患者,有时我们无法改变患者生病的现状,无法替代他们的痛苦。但作为倾听者、陪伴者,多点耐心,多点细心,多一点关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为他们点亮一盏希望的灯,做他们黑夜里的一道光,成为他们绝境中的力量,带他们走向黎明!
供稿:赵姗姗
版权所有: 环球360会员注册 - 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 备案:皖ICP备15025415号-1 公安备案号:34122602000431
医院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甘罗路566号 咨询电话:0558-282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