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外科二病区强泽好团队首次完成一例主动脉弓三开窗支架腔内隔绝术。一位61岁老年男性患者,因胸主动脉瘤入院,强泽好主任团队考虑患者为主动脉弓病变,传统血管替换术,创伤巨大,该患者无法耐受,但是弓部支架置入一直以来都是介入治疗的禁区,稍有差错就会封堵颈动脉,危及患者生命。强泽好主任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孟庆友主任讨论后决定行主动脉弓部三开窗支架腔内隔绝术,患者病情危重,向家属充分交待风险后,决定应用全身麻醉保证手术安全,术前精确测量弓上各分支血管直径及互相之间距离位置等数据;有了术前的充分准备和医务科、麻醉科、导管室、ICU等科室的相互协作,患者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返ICU进一步治疗,患者术后第三天在ICU精心治疗下返回普通病房。
1.患者术前CTA:术前精确测量弓上各分支血管直径及互相之间距离位置等数据。
2.术中造影: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受累,紧邻左侧颈总动脉,随时有动脉瘤破裂死亡可能。
3.术中麻醉科、导管室密切配合;术中双侧颈部切口及腹部切口。
4.关键时刻:支架置入,精确定位个窗口与各分支开口,如果错位将导致脑供血停止,可能紧急置入颈动脉支架,增加手术难度和患者的风险;术前术后对比:释放支架顺利,各分支血流通畅。
5. 经过术后治疗和康复,患者现已康复出院,家属送锦旗一面表示感谢。
该例手术的完成,填补了我院此项技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在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上迈入了市内先进行列。近年来,我院血管外科不断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获得百姓患者的一致好评。
科室简介
普外科二病区(血管、甲乳、疝)设立在总部住院部7楼(西区),开放床位45张,科室现拥有医护人员2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研究生4人,规培结业医师6人。血管外科近年来在强泽好主任的带领下,常规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滤器植入+取栓、溶栓的诊治,常规开展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开放人工血管搭桥术,布加综合征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大隐静脉主干腔内激光微创手术,大隐静脉高扎+分段点剥术等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承担全院外周血管疾病的急、慢会诊工作,其中联合急诊外科、ICU、骨科等科室抢救下肢切割伤导致的血管离断手术2例,均保住患者双下肢及功能,受到家属及兄弟科室广泛好评。其中以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下肢动硬脉化闭塞症长段病变的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糖尿病足的微创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吸栓取栓术+置管溶栓术为特色,对血管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处理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成熟的腔内技术和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使我院血管外科综合水平达到了县内领先、市内先进水平。
科普知识
主动脉弓部病变是一类严重影响患者远期寿命的心血管疾病。升主动脉置换术后再发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发病率约0.46%~0.5%。对于升主动脉近端手术后新发弓部病变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开胸手术、杂交手术以及全腔内治疗。1、传统开胸手术传统开放手术后,再次手术会发现心包粘连分界不清。而且再次开胸手术,术中血管损失风险较大。总之,升主动脉置换术后新发弓部病变传统开放手术风险极大。2、复合主动脉弓修复(HAR)杂交手术(开放手术+介入治疗)可以避免低温停循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有助于降低脏器、凝血系统功能障碍的风险;主动脉弓部重建更简便;有利于主动脉远端良性重塑。2020年发表的《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病变中国专家共识》,细化了Hybrid技术分型。其中,Ⅰ/Ⅱ/Ⅲ型杂交同样需要再次开胸。对于二次手术患者,不能降低开胸带来的风险。Ⅳa型还是需要开胸;Ⅳb型可采用杂交手术,避免再次开胸。3、全腔内修复采用全腔内技术重建弓上分支,可采用烟囱支架技术、原位开窗技术或者体外开窗/开槽技术。但这样,可能由于自身升主动脉直径、质量问题,缺乏耐久性稳定的近端锚定区,支架近端也存在逆撕风险。而在升主动脉置换术后,人工血管充当近端稳定,成为可靠的支架近端锚定区。所以,全腔内修复的优势在于:避免体外循环及神低温停循环;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近端置换人工血管后安全的锚定区。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弹性回直力;弓上分支重建方式,包括:预开窗、原位开窗、烟囱支架,各有缺点和技术难点 。
供稿:屠林海
版权所有: 环球360会员注册 - 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 备案:皖ICP备15025415号-1 公安备案号:34122602000431
医院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甘罗路566号 咨询电话:0558-282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