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来临之际,环球360会员注册于9月12日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由北区党支部带领产前筛查专业团队在我院妇幼病区进行。活动普及出生缺陷知识,干预措施,并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此次活动持续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力度,引导生育夫妇主动接受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防治服务,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提高人口素质贡献一份力量。为下一代增加“健康砝码”,为家庭提升“幸福指数”。
2017年10月我院已开展产前筛查,2018年底正式获批产前筛查中心,每年筛查4000余例,有效避免出生缺陷儿发生,减轻家庭及社会压力,促进优生优育。
目前我院开展项目: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无创产前筛查技术、产前超声结构筛查技术,我院已累计上万例筛查病历,拥有丰富经验,为降低我县出生缺陷做出巨大贡献。
产前筛查是什么?
产前筛查主要是利用一些基础简便的方法,对胎儿是否有出生缺陷和畸形进行初步筛查如血清学筛查、医学影像筛查等,以此判断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等一些出生缺陷或者遗传病的概率。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无创产前筛查技术、产前超声结构筛查技术即百姓常说的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查及四维彩超检查。
(一)唐氏综合征筛查技术:
孕15-20+6周孕妇外周血液,检测母体血液中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FE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孕周、体重和年龄等,计算孕有先天缺陷胎儿风险系数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先天性神经管缺陷三种先天疾病的风险评估。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该方法假阴性、假阳性率较高,且该方法未能覆盖所有的人群,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包括孕妇年龄、体重、糖尿病、孕期用药等),仅针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风险进行预测,其他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无法给出具体风险值,对孕妇孕周有着严格的要求。重点在于筛查,筛查结果一般显示为低风险、临界风险、高风险,筛查出高风险并不表示胎儿一定存在某些疾病,需要进一步通过产前诊断技术来确诊。
(二)无创产前筛查技术: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相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它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高。常规的无创三项可以筛查13-三体、18-三体和21-三体,而部分医院开展的无创PLUS可以筛查近百种胎儿染色体异常。但这项技术仍然是属于产前筛查且费用高,不能检出胎儿先天性神经管缺陷,如果检测结果是高风险,需要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来确诊。该检测项目优点是妊娠12周后就可以检测,只需孕妇10mL静脉血,数天后就可出结果。由于该方法为无创无痛技术,因此可避免羊水穿刺带来的流产和感染风险。但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这项技术的缺点在于:一是不能检测双胎或多胎,因为它无法判断孕妇血液中游离DNA来自于哪个胎儿;二是如果母亲本身染色体存在问题,如染色体核型为非整倍性或者是嵌合体,那么该技术同样不适用;三是如果孕妇近期接受过异体输血,因异体外源DNA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亦不适用于该技术。
(三)产前超声结构筛查技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是B超检查,它是产科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手段。它主要应用于:①可以直观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观察胎儿有无形态的异常,如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头颅异常、内脏畸形等;②确认孕周,结合血清学筛查标志物,通过风险计算软件计算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DS)的风险;③用于介导绒毛膜取样、羊膜腔穿刺术、脐带穿刺术;④检测胎儿的颈项透明层(NT)和颈部皱褶(NF),NT和NF是目前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指标。NT检测多在孕早期(孕10~14周),当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大于3mm 时,就考虑DS高危妊娠。而NF主要用于孕中期(孕16~24周)的筛查,当孕16~18 周,胎儿NF厚度大于或等于5mm,孕19~24周,胎儿NF厚度大于或等于6mm时,考虑为DS高危妊娠。因此,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在产前筛查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检测胎儿的发育情况,还能检测出某些严重的胎儿畸形和妊娠并发症,如果发现异常,仍需进一步行产前诊断检测。
供稿:李银
版权所有: 环球360会员注册 - 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 备案:皖ICP备15025415号-1 公安备案号:34122602000431
医院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甘罗路566号 咨询电话:0558-282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