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一声声婴儿的哭闹声打破了儿科的平静,近日,我院南区收治了一位来自管控区的小患儿。患儿才7个月,体重仅有5公斤,在家咳嗽、气促7天,之前一直在家口服药物治疗,入院前2天夜间哭闹不安,入院当天突然高热,精神差,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家长才带来紧急就医。我院南区住院总立即通知彭琼主任会诊,彭琼以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该患儿系重症肺炎,且严重营养不良,立即通知南区赵主任,宋科长协调120转北区治疗,同时告知北区林仁德主任,储主任做好对接准备。值班医师冯广彬接到电话后,立即与张颍护士长沟通,安排好隔离病房及必要的抢救设备,在北区严阵以待,救护车驶入院区,冯广彬与张颍在特殊通道门口赶忙接过患儿,立即送至隔离病房,予以急救措施,3小时后患儿病情平稳。
林仁德立即组织讨论接下来对患儿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患儿病情重,年龄小,病情进展快,合并基础疾病(动脉导管未闭),且身体素质差,合并重度营养不良伴消瘦、生长发育迟缓,应积极抗感染、化痰及对症治疗。考虑到患儿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消瘦-水肿型),应调整饮食、补充营养,避免出现低血糖等并发症,并积极寻找病因(喂养方式、是否合并遗传代谢病等)。同时提醒医护人员谨防对患儿输液过多过快,加重其心脏负荷,要根据病情变化及病原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儿入院后,分管妇幼病区的李璘副院长十分重视该患儿的治疗情况,连续数日到儿科查看治疗进展。李璘表示,遇危重患儿,应遵循“先抢救,后挽救”原则(虽然核酸检测结果未来得及做,遇到急危重病人,先积极抢救,待病情平稳再行核酸检测),将患儿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尽全力救治,同时做好防护、封闭式管理,每日行核酸检测。
在住院期间,患儿连续3天核酸检测阴性且待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后对患儿完善胸部CT及心脏彩超检查,胸部CT显示大叶性肺炎表现,心脏彩超示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重度返流、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高压(重度),患儿SPAP(肺动脉主干收缩压)高达106mmHg(正常情况下不超过50mmHg)。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入院8天后,患儿饮食恢复到病前状态,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顺利出院。
在住院期间,患儿身边只有奶奶在陪护,儿科医护人员便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家长的工作,包括办理住院、登记医保、打热水、送餐、购买生活用品等,尽力保障她们的生活需求。疫情无情,医护有爱,颍医人始终将患者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践初心,为县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朱雪
版权所有: 环球360会员注册 - 环球360管理系统入口 备案:皖ICP备15025415号-1 公安备案号:34122602000431
医院地址: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甘罗路566号 咨询电话:0558-2829623